一、成功,总从点滴铸成
欧阳锡川又一次站到了龙马潭区特兴镇罗沙村“泸州肥儿粉”整体搬迁项目工程的工地上,环视着占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的新厂房不久就将矗立起来了,心中感慨万千。想起绝地奋起二十年,不过弹指一挥间,所有的泪水、汗水和酸苦都没有白费,濒临倒闭的“泸州肥儿粉”,在自己及自己率领的开拓团队历尽千辛万苦的奋斗后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而欧阳锡川已由当初的小青年步入到了中青年时代,须髯飘飘,儒雅精干,一幅雄大的蓝图似乎又要成竹于他的胸中。
走进欧阳锡川现在鱼塘的公司办公室,典型的川南泸州窗格吊顶下,摆放着一套典型的潮汕风格茶几,不一会儿,一杯地道的潮汕功夫茶被他干净利落又优雅质朴地冲好在我们面前。
听欧阳锡川自己介绍,他本是广东惠来县人,自从在重庆读完大学毕业后被分配来当时的“泸州儿童食品厂”,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泸州人。与泸州肥儿粉结缘到把泸州肥儿粉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甚至生命,已有二十多年了。锡川小时候多厌食,恰逢做生意的父母路过泸州,听说“泸州肥儿粉”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中和益气,便抱着一试的心情给锡川带回了几包试吃。没想到慢慢的,不再厌食了,身体也长壮了。工作以后,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小时候吃过的“泸州肥儿粉”有关,似乎有找到久别的奶娘的感觉,也对“泸州肥儿粉”的传统制作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干完本职工作,欧阳锡川便帮生产线上的老师傅们做这做那,以勤快和实干赢得老师傅们的喜爱,便把“泸州肥儿粉”的全套传统制作技艺传授给了他,欧阳锡川便正式转变成了生产一线的生产技术能手。后经过欧阳锡川的提炼,“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传被整理成现在的“炒、烧、烤、焖、烘、焙,磨、蒸、煮、碾、炙、沙、土”十三道工序,也就定格成“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比善技艺”的十三字制作金言。
风轻轻地吹过欧阳锡川的眉额,宽阔的印堂上,似有旭日东升的气象。欧阳锡川深知“泸州肥儿粉”对泸州几代人来说,是想抹也抹不去的乡愁。没有“泸州肥儿粉”的泸州人,大人或许有酒寄托,孩子们呢?泸州自古多英杰,奥运会体操冠军邹凯就是吃“泸州肥儿粉”长大的呢。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欧阳锡川一想起刚到工厂时的情形,一米八的个子,却只能蜗居在一间两平方米的宿舍里,整天缺米少油,尽想天天能吃上肥砣砣肉的苦日子,都坚强而乐观地走过来了,还有什么坎迈不过去的呢?“泸州肥儿粉”生产在经历了 “魏家街→青龙嘴56号的王爷庙内→皂角巷76号→小市石堡湾→草甸子→草甸子附近”近60年的厂址变迁,其传统制作技艺在经过“蒋宗明→蒋愈忠→吴世曾→何从之→何汝彬→陈雅南→林世荣→罗民”等传承人近两百年不间断传承直至传承到欧阳锡川,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阵痛转型。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制约,造成“泸州肥儿粉”系列产品产销一度瘫痪,几乎在市场上绝迹。直到2001年,“泸州市儿童食品厂”正式改制成民营企业, 2003年成立四川省正味正点食品厂,欧阳锡川出任总经理和厂长,凭藉凤凰涅磐的决心,放弃了原有的厂房和设备,只留下了几麻袋的资料和“泸州肥儿粉”这块金质品牌,另建成了园林式新厂区及卫生要求达到GMP标准的新式生产车间,开始了“泸州肥儿粉”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继续发扬光大的创业历程。
二、品质,源自货真价实
比如崇尚穿麻绵一样开始热衷于五谷杂粮,人们开始尚品返璞归真的生活。比如欣赏修房造屋中常用的斗拱、铆、榫,或亭或楼或阁,全是匠心营造的木结构,其高操的建筑技艺惊叹世界。而观今天之中国建筑,越来越多取而代之的是水泥批量工业仿造,粗糙简易,不伦不类,有失厚重与典雅。欧阳锡川经常说:“宁可一天挣一块钱,能持续一万年,也不愿一天挣一万元,只持续一天。”在欧阳锡川及其团队的精诚经营下,保证 “泸州肥儿粉”的质量作为抓好品质管理的第一要务。不论市场如何浮燥,都坚持货真价实,绝不添加有损健康的化学添加剂用以刻意改变口感来迎合流行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坚持真空包装而杜绝了使用防腐剂的二次污染。不论历次国家质检机构异地抽检还是本地质检机构例行送检,泸州肥儿粉产品卫生与质量指标都达到合格要求,对得起成长她的这片土地,便是泸州肥儿粉的“泸州烙印”和“泸州味儿”,也是欧阳锡川忠其一生的魂魄所在。
2006年,“泸州肥儿粉”获得“权威检测质量合格产品重点推广企业”称号、同年获得“中国著名品牌”称号。由于欧阳锡川对“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比善技艺”的万般呵护与精心传承,对“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现状与传承的必要性作了全方位的梳理,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与其“药食同源配方”“乐捷配方”所具有的行业独创性对地方经济生活的促进与文化生活的烙记的重要性,为了不让这一极具川南民风民俗的饮食制作技艺因经济冲击而失去传承的可能,2009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 “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比善技艺”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而实现了抢救性保护,欧阳锡川被正式确定为“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比善技艺”的第八代代表性传承人。因“泸州肥儿粉”拥有“泸州商标”的悠久历史与产品自身的优秀品质,被四川省商务厅评为“四川老字号”产品;经过欧阳锡川长达六年的恒心提炼与修正,“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及配方于2016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9年,获“第二届中国城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奖”,以后每届博览会都荣誉参加;2012年,获“酒城质量百佳单位”、同年成为“泸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参加了成都国际孕婴童产品博览会;2014年参加了四川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等大型博览与展销会;2015年在泸州市旅游优秀商品评选中荣获优秀产品称号;2016年文明消费宣传活动中被四川文明消费宣传活动组委会、《消费日报》主选为“重文明、守信誉诚信经营示范单位” ;2016年作为“川货全国行”入选企业之一参加了山东烟台第11届东亚国际食品博览会等,泸州肥儿粉的每一分成绩和荣誉,都是对欧阳锡川专心努力的回报。
三、传承,立志善德践行
作为由一个普通工人成功转型为企业家的欧阳锡川,绝不作泛泛的唯利是图之辈。羊有跪乳之恩,“泸州肥儿粉”能在经济大潮的波折中化险为易,扬帆奋进,离不开泸州这片土地的包容与呵护。欧阳锡川一直认为“泸州肥儿粉”的发扬光大,不能缺失了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泸州文化厚重了“泸州肥儿粉”的可持续品味,“泸州肥儿粉”理当促进泸州文化的繁荣昌盛。欧阳锡川不仅投入重金支持《泸州作家》的按期出版和“泸州肥儿粉”杯《泸州作家》年度优作品的评奖,还热心地支持泸州中小学生楹联大赛,让“泸州肥儿粉”不仅成为泸州人的营养均衡的辅粮,也成为丰富泸州人精神生活的文化口粮。
“泸州肥儿粉”团队在欧阳锡川的带领下,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不论是在汶川大地震和芦山大地震的大灾大难现场,还是资助廋骨如材男孩、连体女婴和为山区学校购置电脑等学习用品,“泸州肥儿粉”都竭尽所能,关怀备至。
如何创新经营理念、加大研发力度、培养精英团队,也成为欧阳锡川及其企业的优先课题。创立中国名牌,加大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实体与网商、微商同步发展,形成立体营销网络,是摆在欧阳锡川及其团队当前的重大挑战。
2016年3月8日,在泸州肥儿粉创建60周年庆典现场,精干健硕年青有为的欧阳锡川亲自搀扶八十多岁高龄老厂长陈雅南先生的遗孀祁老登上讲演台,并亲自给祁老安座,开始了他激情感恩的庆典致辞——
“今天是个好日子。正值‘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更是泸州传承古法食品有限公司泸州肥儿粉正式创建六十周年庆典日!在此,我谨代表泸州传承古法食品有限公司,首先向辛勤工作在公司各个岗位上的姐妹及家属们表达节日的慰问,祝大家青春亮丽,生活幸福!向各位到场的领导和老泸州肥儿粉的长辈们致以真诚的感谢!向奋战在泸州肥儿粉日益壮大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泸州肥儿粉人表示敬意!感谢各级商家和客户以及忠实消费泸州肥儿粉的消费者们长期的信赖和支持!”
现在,欧阳锡川带领我们一行又一次站到了龙马潭区特兴镇罗沙村的这块处女地上,谈起初创业时,骑着单车给客户送货,渴了,饿了,就着冷水面包充饥,也绝不让“泸州肥儿粉”优秀的品质有一丝一毫的缺损,无形中有流露出苦尽甘来的自豪。“泸州肥儿粉整迁搬迁项目”将包括新建“泸州肥儿粉”全自动化生产车间、其他婴幼儿和中老年营养食品车间、“泸州肥儿粉传统制作技艺”传习所和陈列馆、以及配套的办公和仓储用房等,相信不久我们再来时,一切蓝图都将变成现实,这是何等令人向望的文化与工业融合的旅游胜地!(陈宗华、胡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