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温州商会成立于 2001年5月18 日,商会自创建以来,承载着温州人在泸州的希望和梦想,商会“一班人”深感责任重大,唯有百倍努力,15 年来,泸州温州商会一直秉承“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会员”的宗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发展必先行善,爱心支撑发展”。商会每年评选表彰优秀会员、爱心会员,号召会员奋勇争先做公益慈善,为此,商会2009年率先在泸州商会组织中成立党支部,以企业发展、慈善公益活动的表现作为组织发展的重要依据,经过多年努力,在泸温州商人参与公益活动蔚然成风。泸州市温州商会被评为四川温州商会爱心慈善先进商会,党支部被评为温商在川优秀党支部 。一个企业家成功与否,物质财富只是表象,社会责任感才是衡量的标杆,多年来泸州市温州商会引导、带领会员企业在抗震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方面出资出力,奉献爱心,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得到泸州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一、广泛动员,群策群力扶贫济困
商会创建的初期,我们就十分重视商会阵地建设,要为在泸温州商人建设一个温馨的家园,要有一个凝聚人心、服务会员的领导班子,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会员活动。如今,商会办公条件得到很大改观,每年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组织会员及家属、企业员工开展联欢,建立会员信息库,帮扶困难会员家庭,解决会员子女入学问题。商会还建立会员微信群、党支部微信群和理事微信群等,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商会最新动态向会员传播。通过这些方式,充实生活,凝聚乡情,共同进步。团结动员温州商会200多名会员,累计向残疾人、孤寡老人、贫困学子捐款500多万元,每年看望慰问贫困群众100人次以上,帮扶困难家庭100多户,资助困难学生50多人。商会党支部6年发展党员23人,涌现出60多位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的热心企业家,商会形成了以乐善好施为荣、以奉献爱心为乐的良好风尚,每逢重大节庆活动均要开展募捐慈善,赢得了广大贫困群体的交口称赞。
二、为了希望,结对帮扶贫困学子
温州商会在王一隆会长的带领下,热爱商会工作,乐于牺牲奉献,团结会员,形成活力,把个人的智慧转化为团队的智慧,商会老板辛苦打拼,最需要传递温情,贫困地区最缺知识和人才,商会组织企业家开展捐资助学。从2002年以来,每年开展“栋梁工程”,帮扶10名以上贫困大学生入学(每年每人5000元),帮助100名左右中小学生购学习用品。采取捐建课桌、资助校舍、帮扶学生等方式,资助并命名了多所“温州希望小学”。每年“六一”节,向江阳、纳溪区留守儿童捐送新书包和学习用品。向龙马潭区中学赠送500册图书,跟踪帮助11名孤儿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近一年来,为聋哑残疾儿童送价值3万元的校服230套;向泸县得胜小学捐款20余万元修建厕所、操场;向纳溪护国小学捐款8万元购置课桌凳,新建食堂、操场;向古蔺山区小学捐款5万元……手牵手、心连心,不遗余力地关爱下一代成长。
三、雪中送炭,爱心温暖弱势群体
让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世界才会更温暖。为做好扶贫,温州商会企业家们常深入到社区、乡村、福利机构,认真调研摸底,掌握需要帮助的第一手资料。商会开业、庆典之际,号召大家踊跃捐款。大雪纷飞时节,走进贫家院落送上救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2016年为例,1月20日,商会组织党员为龙马潭区大驿坝社区11户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慰问品;1月23日,双休日,泸州迎来24年最大的降雪,温州商会企业家们前往护国镇德红村,看望慰问20户五保户、贫困户;1月25日上午,冒着刺骨寒风,前往泸县潮河镇天堂坝村,为40户困难群众送上慰问金、大米、食用油;1月27日,再到江阳区方山镇慰问40家贫困户……元旦、春节期间连续一周慰问活动,乡亲们非常感动地说“你们真是雪中送炭,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
四、精准出招,帮助贫困户开启“致富金钥匙”
为帮助乡亲找到脱贫之路,温州商会企业家们经常深入农村,走访相关部门,参加扶贫工作会议,制定扶贫方案,落实产业帮扶举措。几年为帮助乡亲们找到脱贫之路,温州商会的企业家们经常深入农村,走访相关部门,参加扶贫工作,商会每年出资50余万元帮扶困难群众百人以上。为扶贫方山镇熊坝村,商会为村民购买树苗,指导发展“绿洲农业”。为改善贫困群众生活环境,商会耗资10万元为叙永县修建60口水窖。还特邀农业、畜牧业、养殖业专家现场为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乡亲们进行指导、讲解,针对德红村的地形优势、地理环境、气候、土质进行实地考察,提供种植业养殖业的技术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努力从改善基础设施、推进产业发展、帮助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技术咨询,温州商会以投入2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生猪养殖。帮助该村群众种养的果蔬、粮油、家禽拓展销路,商会会员企业《未来生活网》指定销售该村农副产品,定期发动和组织会员购买,在本会形成持续性消费该村农副产品机制;二是向外宣传辐射,向市内友好合作单位推销该村农副产品。帮助该村群众实现劳动转移就业增收。在商会重点项目酒业园区中,涉及到用工需求,有意识、有安排地向该村倾斜照顾,每年解决该村转移就业100人,形成脱贫致富长效机制。“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盼,让商会散发更多正能量。
五、招商引资,助推泸州经济发展
泸州市温州商会近年来成功引进温州企业几十家对口入驻泸州,为泸州经济发展穿针引线,为政府招商引资搭建桥梁,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温州商人到泸州投资开发,引进资产四亿多元,解决泸州就业人员二千余人。企业家们经常走访各县区,调研考察,把企业延伸到各县区乡镇,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搭建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交流沟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体现自身社会价值,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史晓辉、胡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