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
苏懿,泸州市泸县人。泸州市益康富硒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古蔺县大寨苗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益华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民盟盟员、泸州市八届政协委员、泸州市人才协会副会长、泸州市总商会副会长、江阳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古蔺土鸡协会会长。2016年荣获泸州市“酒城扶贫好人”称号;2017年被评为四川省民主党派“先进个人”、泸州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8年荣获“江阳区诚实守信好人”等荣誉。
从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到带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的企业老总,苏懿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但他风雨无阻,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他以“为耕者牟利,为食者造福”为发展理念,谋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传统的种、养殖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高标准化的富硒技术与当地地域优势结合,带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自己目标的同时,让更多人吃上健康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了起来。
为耕者牟利 为食者造福
——记泸州益康富硒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懿
2018年12月29日,泸州迎来了岁末的第一场大雪。中午抵达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富民村时,这里早已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再添些黑点,这景有点意思!”苏懿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向大家介绍大寨的美景。
苏懿口中的“黑点”,便是在大寨乡富民村“乌鸡苑”养殖场中养殖的乌骨鸡。散养在圈地内的乌骨鸡埋头觅食,在白雪的衬托下,羽毛显得更加顺滑光亮。“乌鸡苑”是泸州益康富硒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的发展项目之一,由苏懿一手“带大”。
寻“富硒”养殖商机 初踏创业之路
外表谦和的苏懿,骨子里却是个喜欢折腾的人。在人生这条修行路上,他不甘于从事一份稳定平淡的工作,希望能有不一样的体验,挑战更多的不可能。创业之路虽不简单,但一路上拾获的成就感却是让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苏懿生长于书香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得他养成了进取、创新、儒雅、谦和的性格。步入社会工作后,他同样站上了三尺讲台,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逐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果一直教书育人,苏懿或许也将获得不错的成就,但苏懿认为自己的人生不能止步于此,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吸引着他。
2012年,苏懿走上了一条全新的创业路。那时,身边“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等众多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苏懿的思考,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人们的食品消费需求从原来的吃饱、吃好已经转化为吃得安全、吃出健康,而种种食品安全“危机”的出现是否会让这样的需求愈发凸显?养殖 “商机”被苏懿一步步琢磨了出来。
经过多方探寻,苏懿了解到由安徽省政府正在推广的中科大富硒功能农业项目,该项目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传统的种、养殖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利用高安全标准化的富硒技术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去研发、生产富硒食品,用于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同时起到科技强农、富农的目的。
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功能农业让苏懿动了心,为了将想法付诸于实践,他三赴安徽考察学习。越是了解这项技术,就越是坚定了苏懿搞养殖业的决心。深思熟虑后,他毅然从学校辞职,在四川地区率先引进了中科大的富硒技术,走上一条“富硒”之路。也正是在这时,他与大寨结下了缘。
科学养殖“生态”鸡 周到服务为顾客
大寨苗乡地处黄荆旅游环线,海拔1200左右,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这里没有工业污染,土壤和水源都达到了富硒标准。苏懿在大寨村1100亩流转林地上,分步建设了5000只祖代规模乌鸡科研育种中心和孵化中心、育雏室、育成舍以及年出栏8万只规模的放养舍,养殖场初具规模。养殖场建好了,乌鸡苗也准备好了,但要如何养?
“想要养出健康、生态的乌骨鸡,就得借助现代科技力量。”苏懿说。养殖场建成后,苏懿又牵头成立了泸州市苗家山地乌骨鸡研究所,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农大及西华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就“古蔺乌鸡”品种的提纯复壮、中草药防疫、各阶段营养配制、电解水养殖、溯源系统等进行科研合作。经过8个月的生态养殖,一只科技鸡、健康鸡就这样养成了。
此后的养殖过程中,苏懿依旧未忘记将新兴的现代技术与养殖结合起来。2018年,“跑步鸡”出现在了“乌鸡苑”,每一只“跑步鸡”脚上都系上了脚环,通过脚环可以监测乌骨鸡的运动量,同时也可以对鸡的各项活动进行实时监控,这样就将一只安全、健康的乌骨鸡直观呈现在了消费者眼前。
养殖环节的问题初步解决,销售问题又如何攻破?一直以来,农产品销售都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苏懿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他成立了专业的营销团队,根据消费者爱玩的习惯,推广大寨苗乡富硒养生之旅,每年组织上万人次到大黑洞景区、大寨乌鸡苑、黄荆老林景区旅游参观。让消费者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一只乌鸡的生长全过程,从而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度,这样顾客自然会订购,成为回头客的几率也十分大。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大寨乌骨鸡,以及相关的农特产品,苏懿在泸州城区开设了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在展销中心,有一处格外特别,这里不是厨房,但胜似厨房,锅碗瓢盆等厨具都有序摆放着。苏懿告诉记者,这里属于体验区,消费者通过在这里体验农产品的烹饪过程,感受原生态美食的美味所在。在苏懿看来,产品卖出后并不意味着结束,只有后续服务完整了,才能获得忠实的顾客。 “我们将生产、销售和后期服务联系在一起,打造一种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长效的利益连接机制,既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对消费品的需求问题。”
创业发展自己 养殖带富他人
大寨苗族乡富民村地处古蔺山区,是四川省重点贫困村,尽管自然条件优越,但村民的生活条件却不容乐观。“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是苏懿和公司员工的共同目标,其中“为耕者谋利”就源于苏懿想通过在大寨发展养殖业带动当地农民富起来的心愿。
“我身上肩负着许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从公司创立至今,我认真秉承诚信经营、务实发展的服务宗旨,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目标。”苏懿说。在泸州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指引下,公司最终确定了以“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推动产业脱贫攻坚”的发展方向。
2016年4月,公司在大寨苗族乡富民村投资860万元新建“富硒苗家黑猪文化园”,并投入320万元对大寨村“富硒乌鸡苑”进行提升改造,在“土地租金收益+劳务收入”方面,为大寨苗族乡年增收200万以上;在发展特色农旅产业方面,组织了万余人次参加“大寨苗乡富硒养生之旅”,充分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经过几年的不懈经营,苏懿的公司已在泸县玄滩镇、古蔺县大寨苗族乡、二郎镇、水口镇、叙永县黄坭乡等原生态贫困地区流转土地3600亩建设富硒养殖(观光)示范基地;和专合社、贫困户紧密合作,坚持“保证产品质量、保证贫困户稳定收益、促进产业发展、体现社会关爱”的原则,采用“圈舍统一修建、禽苗统一发放、喂料统一供给、疫病统一防控、养殖标准统一、统一定时、定量、定价包回收”的六统一模式,对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进行“保姆式”服务,通过“自养”“代养”“寄养”三种模式,教会贫困户学会一门养殖技能,让他们通过发展养殖实现持续稳定的增收,从而脱贫致富。
苏懿的微信朋友圈,有这样一句话:“在这海拔4700米,甘孜海子山亿万年的冰川遗址上,这小花野蛮生长,迎风摇曳,想想正如自己的创业路。”创业,什么时候都不晚,苏懿在而立之年开启了他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在不惑之年更加明确自己与公司的发展方向,短短6年的发展,苏懿凭借着心中那份信念与折腾劲儿,将创业路走得越来越宽阔。
对话泸商:
帮助别人 发展自己,发展自己 帮助别人
本报记者 杜玉青 实习记者 王晓琴
记者:作为一个企业家,您如何取舍企业与个人贫富的关系?
苏懿:作为一个企业家,肯定要为社会做出担当。除了为企业谋利之外,也要为社会谋福利。我将自己的体会总结为两句话:一是帮助别人,发展自己;二是发展自己,帮助别人。具体来说,在销售端,我们公司销售的农特产品绝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每年为贫困户增收400万元以上,和我们合作的贫困村集体的养殖户,每养一只鸡便能得到20元左右的纯收益。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获益,更能带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农民创造增收。
记者:您的公司秉承怎样的发展理念呢?
苏懿:我们公司一直秉承的发展理念就是:为耕者牟利,为食者造福。为耕者牟利,主要是在我们公司的生产环节上,在农村基地与当地农民一起去生产优质的农产品,让他们手中的耕地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他们也能从中获益;为食者造福,是通过我们生产的安全、健康的生态农产品,让消费者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得放心。
记者:您认为您一手发展起来的养殖业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苏懿:我们公司从2012年起开始致力于山地乌骨鸡的全产业链发展,也逐渐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在生产环节,我们引进了中科大的富硒养殖技术,结合各个地方的地域优势,生产富硒食品。在乌骨鸡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古蔺叙永的高山优质鸡种,进行几代的科研选育,培育出健康、安全的五黑鸡。在养殖的过程中,科学地给养殖鸡补充有机硒,增强它的抵抗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利用先进的可视系统,进行实时监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此外,我们还进行科学生态养殖的观光示范,吸引周边的贫困村集体、贫困户前来观摩,教他们生产技术,与他们合作,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模式进行生产,既保证我们产品的质量,又保证每一个养殖户持续稳定的收益。
记者:您认为该为消费者提供怎样的服务才能实现长效经济效益呢?
苏懿:我们对消费者的营销主要是实行会员制的服务,消费者成为会员后,可以通过电话订购、网上订购的方式购买我们的产品,购买产品后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售后服务中心反馈意见和建议。我们把生产、销售和后期服务联系在一起,打造一种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长效的利益连接机制,既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对消费品的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