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熊德尧,泸州市泸县牛滩人,现为重庆市泸州商会会长、曾任贵州六盘水市政协常委,现为泸州市政协委员,重庆新坐标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贵州省六盘水金太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1987年,还不到18岁的熊德尧跟随二哥前往贵州六盘水,他在建筑工地干过小工,当过泥水匠;1992年,他转包一个工程项目,赚得人生第一桶金;1993年开始,从事建筑劳务包工和装饰装潢工程;1998年,正式进入建筑工程与开发,从事六盘水房屋改造和拆迁开发;2003年,开始到重庆发展;2006年,成立贵州省六盘水金太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新坐标置业有限公司均任董事长至今,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销售;房屋租赁、物业管理、商贸等。
打拼30余载 农村娃成“领头雁”
重庆市泸州商会会长熊德尧的创业之旅
六盘水被誉为中国凉都,每到夏天,络绎不绝的外地人来到这里旅游度假,不少酒城市民更是在这里安营扎寨,享受凉都的清凉美景。但令许多泸州人想不到的是,这座美丽凉爽的城市里,有上百幢楼房是经过一人的施工或开发建造的,这个人就是我们泸州老乡熊德尧。30多年前,腰无半文的他来到贵州六盘水打拼,而今他已成为六盘水建筑行业的领军人物和重庆市泸州商会的“掌门人”,他的人生之路令人感叹。
吃苦耐劳:赚得人生第一桶金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农村贫穷落后,初中毕业在家务农两年多后,一个从小就有一股冲劲和胆识的小伙子,再也坐不住了,他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外出某生。这一走,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这个小伙子,就是重庆市泸州商会会长熊德尧。那是1987年的一个冬天,不到18岁的熊德尧穿着一身单薄的衣服跟着二哥出了门。“那天荷包里没有一分钱,车票都是二哥给我买的,吃住也全由哥哥管。”熊德尧说,从泸州到贵州毕节,再到六盘水,整整两天两夜的行程既颠簸又饥寒。
没有技术,只有一身劳力。来到六盘水,熊德尧只好在哥哥工地上做小工,拌灰浆、挑灰桶、搬砖头,熊德尧样样卖力,经过一年多的磨练,他开始学泥水匠,很快掌握了建筑行业的这一些基本技能。同时,艰苦的环境也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性。“当时,工作环境特别差,劳动负荷却很大。住的是,用牛毛毡盖的工棚,夏天热、冬天冷、雨天漏;睡的是,用竹条板搭的床,上面铺一层草垫,睡起又硬又冷,只好卷缩在床里。”熊德尧说,就是这种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锻炼了他,使他更加努力和发奋,技术不断攀升,在工友中树立起了威信。
1992年,机会终于来了。由于熊德尧有过硬的技术,手下还有一帮信得过的工友,当地一个建筑老板将他拿下的水城矿务局某矿区水源井改造项目全权交给熊德尧干。这个项目地处乡下的荒山野岭,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工作环境也比较恶劣,甚至还有些危险,熊德尧二话没说便把工程项目接了下来,他带着3个徒弟和两个亲戚来到荒山野岭一干就是十来个月。他们用简易的工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安全、保质保量并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得到了水城矿务局高度评价,熊德尧也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充电学习:泥水匠成为包工头
有了第一桶金,那么第二桶金又在哪里?经过苦苦思索,熊德尧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做建筑劳务包工。从一个挑灰桶的小工,到砌砖的泥水匠,再要发展成为一个建筑工程的包工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时的熊德尧虽然有一股闯劲儿,也有一定建筑施工的实践经念,以及手下还有一批吃苦耐劳的建筑好手。但要承包工程,建筑施工理论知识,工程预决算等知识,对熊德尧来说是最大的“短板”和障碍。
怎么办?边学边干,边干边学。1993年,熊德尧便开始进入建筑劳务包工领域,并兼做装饰装潢工程。他除每天做好日记外,还跑到书店里买来建筑理论书籍、装饰装潢书籍、工程预决算书籍、财务书籍专心自学,后来他还到广播电视大学进行系统的建筑专业学习“充电”。由于有实践经验,加上一边从事建筑工作,一边又进行理论学习,很快就成为了“圈子”里具有过硬施工技能,又有较强建筑、装修理论知识的能人,从此,建筑劳务承包和装饰装潢工程做得风生水起。经过5年的历练和拼搏,熊德尧积累了较强的建筑实践经念和理论知识后,从1998年起便正式进军建筑工程与开发。
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正值此时,水城县大规模搬迁,大量的房屋建设和房屋拆迁改造为建筑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熊德尧抓住这一商机,并凭借他的口碑和信誉赢得了水城县政府开发部门的信赖,他首先与政府开发部门联合开发建设了2.2万平方米的商贸小区,在保障安全、质量的同时,还提前竣工。接下来一个个项目接踵而来,水城县糖酒公司综合楼、水城县运输公司经济适用房、水城县小商品批发市场、水城县三角区危房改造、水城县茶叶公司、水城县商业局住宅小区、明湖园住宅小区、水城矿业集团金三角财富七十三等工程项目,一一由熊德尧施工或开发建设。由此,熊德尧成为了六盘水市建筑行业的“领头雁”,2016年当选为六盘水市政协常委。
经历挫折:重回建筑行业拼搏
随着房屋改革的发展,以及有了一定的实力,熊德尧便在事业上寻求新的突破,2006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贵州省六盘水金太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此同时,重庆市的房地产开发市场也深深地吸引了有胆识的熊德尧,当年初,他在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了重庆新坐标置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销售建筑装饰材料。
进军重庆后,熊德尧就将巨资投入到房地产开发上,首先花近6000万元竞拍到重庆市交投集团下属的修理厂14亩土地。紧接着,他又投资开发了骑龙经典等两个单体住宅小区,获得了较好的回报。
为把事业做大,熊德尧开始跨界投资,他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了商贸、酒店和农业项目等上。但道路并不平坦,由于在这些行业里他没有经验,也没有得力的帮手和成熟的团队,结果不但没有收获,反而亏掉了大量资金。
有了失败的教训,熊德尧又将主要精力和资金用到了房地产开发上。目前,他在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开发的两个楼盘已竣工,在重庆城区和泸州市牛滩镇的住宅楼盘开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对话泸商:
我是泸州人 我对家乡心怀感恩之情
记者:不到18岁,你就离开家乡外出打拼,在事业上有许多成功的经念,也有遭遇挫折的教训,你的成功主要靠什么?,教训又在哪里?
熊德尧:我离开家乡到贵州六盘水、重庆打拼已有30多多年,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努力,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我觉得,一个人要有所作为,首先就要有理想和目标,并且要切合自己的实际和条件来制定目标,不能好高骛远,要抢抓机遇。其次,就是要有实干精神,特别是干建筑行业更要吃得苦、经得磨,还要不断钻研技术,肯动脑筋。再次,就是要不断学习和创新。不管是建筑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学问都很多,除了要有实战经验外,理论知识必不可少,所以要不断学习“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工作中才能创新发展,如鱼得水。
对于教训来说,一个人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要干好自己熟悉的行业。如果要从事一个陌生的行业,不能盲目行事,要多做论证,还要有专业的团队,否则,是有很大风险的和很危险的,一步走错,可能全盘皆输。我在从事商贸、酒店、农业等项目中,有非常深刻的教训,不仅亏了很多钱,而且还耗费了许多精力。如果我一直从事我熟悉的建筑行业,我的发展一定会比今天好很多的。
记者:你在六盘水建造了那么多高楼大厦,有回老家投资发展的打算吗?
我的老家在泸县的牛滩镇,每次回老家,看到家乡都还比较落后,我就想为家乡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现在,我已基本谋划好了,并即将实施,准备回牛滩发展房地产业,开发新的楼盘,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并且把所获得的利润全部投入到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中,并修建一个小二型水库,造福子孙后代。
记者:您是一位爱心人士,请谈谈你对家乡人民和社会的关爱与回报?
熊德尧:我虽然很早就离开了泸州,但我对家乡始终是怀有感恩之心的。前几年,一名泸州叙永的老乡在重庆做手术遇到经济上的困难,我知道后,除了自己捐款外,还发动商会的泸州老乡捐款,使其渡过了难关。在老家和我的第二故乡六盘水、重庆市,我先后资助了20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并先后为学校、汶川地震灾区、抗洪救灾、抗冰雪凝冻等捐款、资助少数民族等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