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泸县积极践行高质量为企年服务理念,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改革机遇,搭建“政企”互动连心桥,打造“亲清”会客厅,建设“便捷高效”智慧政务,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会客空间,构筑“亲清”服务阵地。
一是厚植服务品牌。加强“党建+政务”引领,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提升队伍服务思维,在政务大厅创建“龙城先锋支部”,厚植“星服务、龙快办”服务品牌。二是用活服务空间。依托企业综合服务区,布局金融服务区、项目洽谈区、惠企政策直播间、项目评审室、“半围合”座吧等功能区,塑造亲企便民舒适空间,汇集政策、金融、安全、法律等13大领域、131项服务事项。三是拓展服务深度。用活数据地图展现“服务+”,筑厚“一网通办”泸县分站点线上平台,“三维一体”推送企业所需服务;布局涉企活动区、展览区、阅读区等空间,推动桌面式自助工作台、自助存取数字终端和企业自测、政民互动等实用数字工具,推行“全天候”简易办数字服务。
二、擘析服务场景,塑造“清亲”服务形态。
一是政商企同心协作。泸县龙城商会、四川九狮律师事务所等市场主体常驻政务大厅,从企业视角为企“点对点”的服务;中国邮储、四川银行等入驻,协同推广惠企政策,已推送省市县1000余条惠企政策、2600余种惠企融资产品,供企业自主选择。二是落实高质量招商服务。紧跟“外市莅泸”寻求化工产业投资的需求,落实专员全流程陪同“进村入园”选址踏勘、代查证照,璟澳能源在泸县注册落地不足1月。落实“商会+政务”资源整合,为企专员助企代备材料、配置资源、送达政策,吸引返乡能人落地肉牛养殖等项目。三是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办结全市首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创新项目核准、环评、用地规划许可等5个事项一表预审、30项要件一次告知,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围绕老宗医、国康医疗等在建项目,探索项目“综合评一次”。2025上半年,泸县工程项目立项290余个,企业投资项目占比85%。
三、挖掘协作潜力,共建“亲清”服务格局。
一是畅通供需服务。打造“供销+”,30余种泸县特色品牌农产品亮相政务大厅,提供产品自助选购、预约送货等服务,石桥大米、牛滩生姜、古蔺挂面等交易成功。探索“中介超市”服务,开展企业自主编制筛选人才方案等试点;延伸“育技+送岗”服务,成功输送首批“泸建工”技能型人才5人赴港就业。二是抓实开放引流。整合园区、公安、社保等部门“到企到项”送达政策。引入“百日千万”招聘活动,维思达医疗、欧乐智能等20家重点企业参与,现场求职超200人。线下打造服务“一站式”,做实企业开办、税务、护照等热点事项,线上推进“互联网+服务”实现“网路”跑起来。三是护航高质量发展。健全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为企解难零距离;针对中融鑫股东焦6万元债权难题,提出建设性意见4条,帮助企业理清追讨思路;面对恒灿建材500万元货款债权逾期,委派律师援助,邀约现场调解,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聚焦网约车司机、施工方等群体反馈的问题,“一对一”提供法律、政策、产品等服务30余件,及时化解发展痛点,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