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组织 > 泸县

    奖补千万,助力企业升级蝶变!

    作者:泸县经科局 泸县工商联来源:泸县工商联时间:2024-12-03

近期,泸县一家新材料制造企业泸州天蜀玻纤在完成技术改造后获批全市最高奖补1000万元!在拼经济搞建设的同时,泸县常态化服务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智能数字化控温的玻纤池窑里,随着燃烧枪的灼烧,熔制好的玻璃液有序流动到下一个加工环节。经过高速旋转拉丝机的卷绕,同时涂覆、浸润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后,形成不同规格型号的玻璃纤维初成品。经过调理和烘干、络纱和捻线工艺制成玻璃纤维成品,运往国内外市场销售,这是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的生产日常。
   “泸县经济信息科学技术局在我们最初申报生产线技改升级项目立项的时候,就关注我们是否符合智改数转项目申报条件。”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江说,“我们投入了1.2亿元来完成整个生产线的迭代升级,对电能系统、制氧系统、燃烧系统、拉丝工艺、恒温空调系统、水循环系统等环节进行了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

技改完成后,企业在泸县经济信息科学技术局的帮助下,进行智改数转项目资金申报。“他们多次来企业走访、现场指导、宣传政策。在申报过程中,协助我们编制资料、做好沟通、解决问题。我们没有项目奖补资金的申报经验,泸县经济信息科学技术局帮了我们一个大忙。”郑江说。

泸州天蜀玻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玻璃纤维的生产和销售,是泸县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及泸州市重点工业产业生态链链主企业 。该公司全年产量为3万多吨无碱玻璃纤维,产值近2亿元,产品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工业城市。
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玻璃纤维拉丝机进行检查维护。按照本季度生产计划,该公司要生产7500多吨无碱玻璃纤维。通过技术改造后,公司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产品品质得到稳步提升。

“我们目前采用行业最先进的‘纯氧顶烧’和‘池底电助熔’新技术,窑炉熔化率较技改前提升了60%。新的燃烧工艺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总量变得更少、氮氧化物含量显著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更低。”郑江说,“比技改前我们年节约标煤5200多吨,降低碳排放达到了12000多吨。”
郑江介绍, 产线升级后,拉丝工艺运行效率整体提升到95%以上。员工工作强度比原来降低了30%左右,操作效率也比以前提高了30%—40%。常年恒温的工作车间,既保证了员工的舒适度,也让产品良品率更加稳定。

企业智改数转工作,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手段,更是践行国家创新引领发展战略,实现双碳目标,用新质生产力增加产业发展动能的重要体现。
   泸县经济信息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李昂说:“今年我们积极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工作,现已完成了对全县182家规上工业企业的走访,收集问题100余条。针对近期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梳理工业领域政策9条,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详细解读,共为企业争取省级智改数转项目资金1353.59万元,排名全市区县第一,特别是为天蜀玻纤共争取到了1000万元的智改数转资金。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为企业解决产权办理、要素降本等问题,常态化服务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泸县经科局 泸县工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