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基层组织 > 泸县

    泸县创新举措打造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新样板

    作者:中共泸县县委统战部 泸县工商联来源:泸州市工商联时间:2022-02-14

近年来,泸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举措,全面推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示范建设工作,有效促进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高素质成长。

一、强化制度建设,提升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力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两个健康”示范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泸县开展新时代“两个健康”示范县试点建设加快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明确每位县领导重点联系企业,统筹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21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走访企业超200余家,受理办理用地、用电、用工问题50余个

二、推进组织建设,提升民营经济人士聚合力。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强化非公企业中党组织建设全县非公企业中单独建立党组织的153家,联合建立党组织57家,选派党建指导员138名,实现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在全县4个园区全覆盖设立统战工作部,在商会、企业建立统战工作站30余个,落实企业统战工作联络员60余名强化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推荐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135人,通过建言咨政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时,按照“四好”商会的标准,推动统战工作有效覆盖“1+6+19”县、镇、行业商会体系,指导各级基层商会创建省级或国家级“四好”商会2021年,1个直属商会被评为全国“四好”商会,2个乡镇分会升级为直属分会。

三、夯实要素保障,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源动力。出台《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驻外人才工作站9个,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名和硕(博)士286名落实各类人才安家补贴、岗位激励、体检慰问等关心关爱措施,营造拴心留人环境。设立“金融服务、投资咨询、税务服务、维权投诉、法律援助”五个中心,完成20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分类设置“4+X”便民服务功能区,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个性化定制“就近办”服务,构建服务民营企业“绿色通道”着力推进金融机构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创建泸州首个“互联网+”泸县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设立“龙城兴园贷”,2021年帮助企业融资84.3亿元,为民营经济减税降费7.3亿元。着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盘活闲置土地2.3万亩;推行电价市场化和直供气政策,降低企业用气成本。

四、打造服务平台,提升营商环境吸引力。建立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受理办理工作机制,联合县法院成立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提供便捷法治服务500余人次。在全县“两代表一委员”、企业负责人、新闻媒体、律师、专家学者、基层干部中选聘“营商环境观察员”20名,调研收集企业诉求问题320个,提出建议260余条发挥县人大“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县政协“有事来协商”等平台作用持续开展向民营企业家“送服务、解难题、办实事”活动,鼓励企业家渠道反映合理诉求、解决实际问题,营造风清气正、交往有道的良好政商环境。

五、拓展社会服务,提升民营经济人士贡献力。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泸县民营企业累计向泸县红十字会捐款捐物1560万元深圳、佛山、成都等异地泸州商会协助购买防疫物资5000余万元,其中,四川景宏实业集团荣获全国工商联“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民营企业”称号。泸县“9.16地震发生以来,各级商会、民企捐款捐物3.72亿,组织商会志愿者队伍1240余人次,为抗震救灾贡献了正能量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百企联百村”行动,累计捐款捐物或投入产业帮扶资金7300万元,打造产业项目10个帮扶贫困群众900余人。其中,泸县嘉禾四季生态农业专合社的双稻双虾产业项目被列为全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实践村试点30家民营企业自愿结对帮扶甘孜州乡城县10个镇乡57个村共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