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工商联七届五次执委会工作报告
喻小春
(2016年1月22日)
各位执委、同志们:
下面,我向泸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七届执行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全市各级工商联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民营企业家能力建设年”主题,坚持“服务立会、依法治会、发展强会、和谐兴会”工作思路,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和新进展。
(一)加强培训教育,凝聚思想共识
1、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开展动员部署。按照全国工商联和省工商联的统一安排部署,召开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启动“法治泸州、诚信泸商”宣誓接力活动;二是开展教育引导。举办全市工商联系统依法治市巡回法治讲座,邀请市委党校副教授冯钧作《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专题授课。会同工商、司法等6个部门举办民营企业学法用法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开展法制知识竞赛活动、依法治企系列宣传活动;三是注重整体推进。加强对7个区县工商联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督促各区县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扎实有序地推进全市工商联系统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2、强化企业家能力建设。一是向市委、省工商联提交了《关于加强民营企业家培养工作的建议报告》,相关建议被吸收进省委组织部、省工商联等8部门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二是积极开展针对性培训考察活动。邀请路长全、王汉武、李建立等知名专家来泸讲授“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转型与商业模式创新”、“切割营销”、“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等讲座5次。在市委党校举办民营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财会知识专题培训班,在高新区举办民参军军民融合发展专题讲座。此外,组织部分企业负责人到浙大、上海财大接受培训,到上海、无锡、泉州、厦门等地考察学习,到攀枝花、成都、雅安等地交流,组织会员参加中央、省社院举办的培训活动,参加省政府举办的西部论坛、西博会、西南商贸城高峰论坛、保税港出口业务讲座等活动。全市工商联系统累计培训2800余人次。通过培训学习,及时更新了知识,提振了信心,促进了非公经济转型升级。
(二)积极参政议政,共谋发展大局
1、专题调研成果多。深入商会、会员企业及相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6篇,其中《加强供地管理,完善配套政策—精准发力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在市政协组织的专题会上向市委作了汇报;《关于民营企业“走出去”情况的汇报材料》在四川省工商联“走出去”经验交流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关于加强商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在桂黔滇川渝毗邻地区工商联(商会)工作协作会第七次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并在川南经济网和《新蜀商》上刊登;《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地的调查与建议》在市委建言献策座谈会上作发言。在省工商联表彰的2015年全省工商联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中,我会获表彰5篇。《加强商会建设,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获得省委统战部一等奖。
2、建言献策转化好。邀请市政协、市委办信息科领导进行专题辅导,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通知》文件,建立了信息联络员制度、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稿酬支付制度。2015年,市工商联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交提(议)案155件,市工商联向市政协提交集体提案11件,其中《放开驾驶培训市场,优化驾考服务管理—关于改进驾驶培训考试管理的建议》和《强化企业家能力建设,助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被市政协列入重点督办件。向省工商联提交提案材料8篇,被采用5篇。向市政协报送社情民意信息54条,其中被采用14篇,其中有3篇被列入市政协呈报市委市政府的《专报》,创近年最好成绩。
3、宣传报道成效显著。我会宣传队伍建设、发表文章数量、被采用层次都有所提升,被省工商联评为2015年度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一是拓展公共宣传平台。在全国、省工商联网站发表稿件60多篇,向省市领导呈送《商会工作动态》12期,向市委办报送信息20多条。加强与手机报、电视台、酒城新报等媒体联系,保持经常性的宣传热度。二是强化会内宣传联络。改进商会专刊和网站,恢复改版《天下泸商网》,增设了宣传商会建设、区县工商联经验和封面人物等板块,容量显著扩大,质量明显提升。建立商会微信群并吸纳各方面代表人士加入,密切与企业界人士的联系和服务。三是提炼泸商精神。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泸商精神”表述语和“泸商之歌”歌曲,提炼泸商文化,凝聚泸商力量。目前,已收到稿件1585篇(条)。
(三)发挥职能优势,主动服务发展
1、主动对上争取支持。市工商联6次到省工商联汇报工作,促成省工商联副主席李光金到我市指导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争取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和副主席李光金、陈建率领知名企业家走进我市,调研商会组织建设,开展项目投资对接;争取袁明副主席率四川养老产业商会一行,考察叙永旅游养老地产开发、特色养殖业等项目。通过省工商联的大力支持,先后促成中城建、汇诚集团等企业来泸考察康健城、医疗、养老、垃圾处理等项目。
2、主动对外招商引资。利用酒博会平台,以及异地商会平台,与全国各地20多家友好工商联加强联系,接待山东德州、江西赣州等地工商联率领的企业家,与无锡市工商联、德州市工商联和遵义市工商联建立友好工商联。先后赴北京、西安、重庆、佛山、玉溪、攀枝花、成都、中山、厦门等20多个城市考察对接招商项目,邀请17个市州工商联组团来泸参加2015第三届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等商贸活动,拜访红豆集团、万达物流、深圳明天科技等企业,发放招商资料1000余册,开展个别座谈16次,收集投资信息150条。目前,重点对接投资项目30个,达成引资合作项目5个,协议投资额5.34亿元,已到位资金、设备折资3.49亿元。
3、主动向下服务基层。在中山等异地商会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农民工服务联络站,指导一些区县建立起常态化的企业维权服务机制和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商会工作汇报的制度。组织部分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加市中院召集的法律服务座谈会。聘请法律顾问对会员进行法律服务。积极协调攀枝花泸州商会副会长胡基元、中山泸州商会副会长吴基梁回泸投资遗留问题和泸州传媒商会广告牌撤除维权问题等,努力为会员企业分忧解难、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4、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深入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动员商会和企业结对帮扶26个贫困村,已投入100多万元帮扶资金。其中佳乐集团2016年将向泸县云锦镇冯石村提供72万元资金,目前已到位12万元;开元会计师事务所向泸县天兴镇板栗村捐赠10元;成都泸州商会筹资10万元慰问泸县玄滩镇涂场村贫困户95户。选派年青干部到古蔺县二郎镇石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组织对口扶贫捐款23万元,开展“一帮一”活动,机关干部结对帮扶17户贫困户。引导商会参与各类光彩慈善事业,熊国铭、陈家荣、左鸿、龚国树等副主席、副会长,创业商会、温州商会、四海联盟商会等多个商会,分别开展了帮助贫困学生、贫困家庭、特殊群体的活动,为灾区捐款物,做了不少实事。市工商联副主席、佳乐集团董事长熊国铭被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授予突出贡献奖。各商会、会员企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参与栋梁工程、送温暖、建立慈善基金等活动,总计投入达2000多万元。我们的企业家顶着经济下行压力,在自身面临艰难险境的情况下仍为社会、为国家积极作奉献,体现出大爱无疆精神,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大家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四)夯实组织基础,加强自身建设
1、切实强化商会建设。今年,新成立了健康产业、互生缘2个直属商会,广东、西安、金华3个异地商会,新发展会员1500多名。正在筹建自立协作、畜牧业、食品业等直属商会和西藏、青海、厦门、南充等异地商会。目前,直属商会已达31个、异地商会达11个,各级商会总数196个,会员总数13850名。制定《直属商会管理办法》,向商会发放10项基本管理制度样本。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获得省工商联陈放主席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召开商会建设现场会,开展商会组织建设情况摸底调查,编制直属商会、异地商会通讯录。在2015年省委统战工作会议上,市委蒋书记在会上作了《加强商会建设,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交流发言,既肯定了我市商会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又对市工商联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2、推进“五好”工商联建设。加强对区县工作的指导,组织召开区县工商联工作会议,组织区县干部参加市上培训,指导各区县工商联加强规范化建设。纳溪、合江工商联创建为全国“五好”工商联,泸县创建为全省“五好”工商联。市工商联和纳溪区工商联参加了全国工商联交叉检查组来川检查汇报会并分别介绍了工作经验。
3、抓好市工商联机关建设。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主体责任”。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各级党委关于反腐倡廉的教育读本26次,领导上廉政专题辅导课4次,组织学习交流6次。组织机关干部到中央社院、浙江大学等地学习。加强档案管理,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通过省二级标准达标检查。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新常态对工商联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工商联工作中还存在创新不够、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基层工商联和商会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很抓薄弱环节,努力推动工商联工作再创新业绩。
二、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市产业创新发展年,也是泸州市工商联换届之年。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以及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突出“两个健康”主题,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强化企业家能力建设,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努力开创泸州市工商联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我市“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新贡献。
(一) 着力“两个健康”,强化守法诚信教育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以“守法诚信、增强发展信心”为重点,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助推民营经济发展流动学校”及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班,组织“守法最安全、诚信最可贵”、“建立新型政商关系”等专题讨论,用法治砌好“风险隔离墙”。坚持“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服务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平台、经贸交流合作平台、信息技术共享平台和推进产业转型服务平台。切实发挥工商联在第三方评估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财税政策、融资担保、公共服务平台等政策落地,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公平的政策环境。坚持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既要为企业排忧解难,又要为企业解疑释惑,坚持把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工商联工作之中。
(二) 着力素质提升,强化非公人士培训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明确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青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作为重点团结对象。我们要抓住年青一代这个“新着力点”,结合他们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开展教育,注重围绕创业发展中的实际难题做好鼓励支持和帮助工作。深入实施青年企业家深化培育工程,配合组织部选派一批政治觉悟高、学习意愿迫切、创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好苗子,送到知名高校进行学习培训。做好选派一批民营企业家到市级机关挂职锻炼和选派一批优秀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工作,创新非公经济人士培养方式,为工商联队伍建设储备后备人才队伍。建立“摸底调查、正面引导、培训互动、协调推进”长效机制,增强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 着力规范发展,强化商会组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强调统战工作要向商会组织有效覆盖,发挥工商联对商会组织的指导、引导、服务职能,确保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按照“五好”县级工商联目标任务要求,着力加强对区县工商联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的指导,积极创建全国、全省“五好”工商联。按照直属商会管理办法,加强“五有五好”商会建设,即“有专职人员、有活动阵地、有实体支撑、有财务制度、有工作计划,领导班子好、制度落实好、会员服务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积极稳妥发展商会组织,努力扩大商会的组织覆盖。进一步加强对异地商会的联系和服务,切实发挥好异地商会宣传窗口、招商平台、发展前沿的作用。进一步改进会员服务方式,采取建立会员活动小组、划拨一定活动经费、自主开展活动等形式,切实发挥会员的主人翁作用,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增强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
(四) 着力务求实效,强化精准扶贫落地
工商联系统组织民营企业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
已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深入推进我市“百企联百村”活动,动员更多的会员企业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形成全力参与扶贫攻坚活动格局。研究和完善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方式,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抓手,突出企业个性化,因地制宜选准帮扶项目,确保取得帮扶实效。加强精准扶贫指导工作,抓好与企业、联系村的衔接,及时收集、上报、宣传活动情况,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各位执委、同志们,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一年蕴含新的机遇,新的征程充满新的希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努力推动工商联事业创新发展,为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