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优势建平台 招商对接促发展
1-4月,泸州市工商联“立足异地商会,面向非公经济”,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自觉行动,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优势,调动积极因素,整合各方资源,全力以赴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助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整合资源,搭桥铺路引客商。
泸州市工商联着力提高“三主动”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变配合为主导,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机关干部职工的潜在能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招商引资计划,形成了人人想招商、人人为招商的浓厚氛围。采取现场了解、座谈调研等方式,对异地泸州商会、直属商会、会员企业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掌握企业引资意向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泸州商会》专刊、泸州市工商联(总商会)网站,有针对性地向异地泸州商会、友好工商联(商会)发布招商项目简介。组织民营企业参加项目推介会、项目对接会,通过多种形式整合各方有利资源,为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泸州市工商联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工作平台,通过召开座谈会、推介会、工作会等方式,努力发挥工商联在招商引资中的积极作用。2月11日,市工商联召开执委(扩大)会议,确定招商引资工作是2015年工商联工作的重点,对全体执委提出了具体要求;2月26日,市工商联召开异地商会春节座谈会,19个异商商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市投促局副局长邬克平介绍了泸州产业园区、投资项目情况,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华作招商引资动员。3月21-25日酒博会期间,市工商联邀请中国创新支付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平、香港敏腾国际皮革贸易公司总经理林丰翔、深圳市至爱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波等20余名有投资意向的客商参加“异地企业来泸投资对接座谈会”。3月26日,专题召开贯彻落实“三主动”工作会议,向各区县工商联、直属商会、直属会员传达市委、市政府“三主动”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招商引资工作。1-3月,组织和邀请200余民营企业家莅泸,围绕现代医药产业、特色农业产业、健康养老、智慧社区新兴服务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新兴产业,到相关区县对接考察项目。
二是联络交流,积极作为促招商。
作为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泸州市工商联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创新联络工作思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努力丰富招商方式,扩大招商引资渠道。以各异地泸州商会举办年会为契机,会领导王华、喻小春、廖泳清等率队,先后参加北京、西安、重庆、佛山、玉溪、攀枝花、成都、中山共8个异地商会年会活动,向企业家们介绍泸州投资项目,了解其投资意向,邀请来泸州考察投资。会领导利用参加省政协会议、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相关会议之机,主动对上汇报工作,宣传泸州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争取省上相关部门支持泸州招商引资工作。
坚持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中介组织、专业机构和商协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同全国各地各级工商联组织的联络,通过这种广泛的纵横交错的联系网络形成优势。通过缔结友好商会等经济联络活动,拓展对外联络渠道,与内蒙、江苏、贵州、山西等省内外20多家工商联(商会)保持友好往来,不断拓宽了联络交流渠道,积极发挥商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落实措施,高效服务留客商。
泸州市工商联以有力的措施、高效的服务、真诚的态度对待民营企业,加深了工商联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推动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序开展。
围绕酒业、化工、能源、机械装备、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八大产业,主动与市投促局、市高新区、市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进行广泛沟通,收集园区规划、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投资成本、投资服务以及投资程序等基础信息。向各直属商会、异地泸州商会、会员企业印发《会员招商引资信息报送表》和《会员新投资项目备案表》,转发泸州市开放合作突破推进组办公室《关于规范报送“三主动”主动对外招商引资相关统计报表的通知》。在异地商会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农民工服务联络站,建立起依法维权、快捷调解企业经济纠纷的“绿色通道”,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司法维权和非讼业务服务。通过采取有力的工作措施、高效优质的服务,收集掌握招商引资信息,及时与有意向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积极促成了外地知名企业来泸投资发展。目前,泸州市工商联系统已形成上下沟通、内外联动、全员参与的大招商格局,促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代金融服务项目、智慧安全社区服务项目、现代农业等一批初步投资合作意向项目;深圳阳光整形、香港敏腾皮革等企业已有投资考察计划,拟在泸投资整形美容、旅游观光、养老、房地产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