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工商联要闻

    借力“五好”工商联建设会平台 纳溪大力推荐工商联特色亮点

    作者:匿名来源:泸州市工商联时间:2014-10-29

    “要学习借鉴纳溪争创‘五好’工商联先进经验,立即开展创建活动;要多采取走出‘洗脑’、请来‘传经’、座下‘论道’方式,争取资金项目,弥补‘短腿’,克服‘手中无米,逗鸡鸡不鸣’现象。”近日,泸州市工商联在纳溪召开全市“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推进会,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华在会上对来自四县三区的工商联主席和党组书记指出。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当日上午9时,泸州市工商联在纳溪区“酒镇酒庄”召开全市“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旨在深入推进泸州市基层工商联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l6号文件精神和省委l9号文件精神。

    泸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喻小春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纳溪区区委党委、宣传部长赵元柱到会并作热情洋溢欢迎词;市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及来自江阳、龙马潭、泸县、合江、古蔺、叙永等七个行政区的工商联主席、党组书记及副主席共计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市工商联副主席万先成主持。

    会议传达了2014年全国工商联会议内容,学习贯彻《四川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精神,结合泸州市实际情况,各县区工商联对照考核评办法分别畅谈工作开展情况和体会,并就“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提出意见建议。

    作为泸州市唯一一个获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县(区)纳溪区,会上,纳溪区工商联主席兰光华向前来学习和取“经”的各兄弟县(区)工商联介绍了纳溪区“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经验和亮点特色。

    领导班子好,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今年,纳溪区工商联(总商会)领导班子成员有27名,领导班子成员中担任区级以上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的有20人;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工作机制。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主席例会,制定了企业副主席(副会长)联系镇(街道)商会制度、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商会制度、主席例会制度、企业副主席(副会长)轮值制度等10多个制度,制定了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党组书记出席工商联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活动,参与工商联各项决策讨论和工作布置。

    会员发展好,增加实力,提升影响力。以学习培训提高会员素质,以建立爱心平台引领正能量传递。目前,纳溪区12个镇(街)已全部实现基层商会全覆盖,会员总数发展到1500余家,年均增长率达8%。会员爱心捐款捐物每年都在100万元以上。培训会员每年达500余人次。

    商会建设好,强化组织建设,延伸工作载体。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强目标考核,加强行业商会、异地商会等建设,积极探索商会管理创新,不断延伸工商联工作平台和载体。据了解,全区工商联基层组织有21个,其中,镇(街道)商会14个,行业商会3个,异地商会1个,女企业家商会1个,行业协会2个,新组建纳溪资金互助商会,拟成立东升街道商会和纳溪区汽贸物流商会。

    作用发挥好,深化服务内涵,促进“两个健康”发展。近年来,纳溪区工商联积极发挥商会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引领行业组织发展,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加强思想工作,打造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队伍;深入调研、积极为区委区府建言献策;深化服务,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以商引商,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等。

    据悉,纳溪区政府已表彰10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区工商联已表彰8名先进个人。撰写10余篇提案被区委区府采纳,实地走访调研56家民营企业。11家单位被评为市级和谐劳动关系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签约用工1000多个。有20余家企业获得品牌荣誉称号。推介8个招商大项目,吸引36家企业前来考察,已考察倒流河、江南汽车客运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园、麒麟新城、“中国酒镇·酒庄”、天仙硐旅游、“中国香海桂花公园”等项目16个。累计引进企业56家,帮助惠锋公司、江潭公司分别融资贷款300万元等。

    工作保障好,争取党委政府重视,树立工商联新形象。工作上积极主动,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改善了工作条件,增加人员编制、办公条件,办公经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据兰光华介绍,工商联编制增加到7人,设有一个综合办公室和一个商会服务中心。办公室增加到5间,更换了办公桌椅、电脑,公务车。14个镇(街道)商会和其他基层商会组织有兼职工作人员,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教育培训、考察调研专项经费列入区政府财政预算,项目经费增加到18万元。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会上,来自四县三区的工商联主席分别介绍了各自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困难和问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华听取各县(区)工商联和情况汇报后,强调指出,“五好”工商联的建设,是工商联工作的根基,各县(区)应以此为契机,找准差距,着眼下一步工作,踏实做好工商联组织工作。

    同时,王华对各县(区)“五好”工商联建设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深刻认识“五好”工商联创建重要性,要以此为载体,树标准杆抓创建,通过多种活动或形式牵好落实这个“牛鼻子”;二是学习借鉴市内外先进经验,立即开展创建活动。多采取走出“洗脑”、请来“传经”、座下“论道”等方式,多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争取资金项目,弥补“短腿”,克服“手中无米,逗鸡鸡不叫”现象,要确立自信心,讲究工作方法,树立有“为”才有“位”思想;三是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要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左右协调,形成合力,做好“三主动”,突破创建瓶颈,攻坚克难,加强党建工作,围绕“两个健康”主题,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确保全市工商联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